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工作规划

索 引 号 : 4300000/2017-01813 信息类别: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通关处
发文日期: 2017-05-03
名  称: 2017年湖南检验检疫通关业务工作要点

2017年湖南检验检疫通关业务工作要点

  2017年湖南检验检疫通关业务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系列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及通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湖南局党组“融入地方社会、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发展”工作定位,全面落实“两个强化、三个突出、四个提升”工作总任务,以苦干实干、改革创新、服务促进为工作总基调,狠抓口岸平台建设与增效,狠抓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狠抓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狠抓工作规范与质量,下最大气力推动通关工作再创新局面,以促进开放崛起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围绕以上要求,2017年湖南检验检疫通关业务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口岸平台建设与增效
  1. 支持平台申报。支持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金霞铁路开放口岸、岳阳城陵矶铁路口岸、郴州宜章公路口岸、长沙高铁等口岸平台申报。支持湖南疏通对外开放通道,拓展国际航班航线、港澳直通车。支持多式联运通关中心的申报。
  2. 推动平台建设及验收。推动长沙综保区建设及验收、封关、运行三同步,推动郴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推动永州道县公路口岸及集中验放场、湘西和邵阳公路口岸、怀化和娄底铁路口岸的建设与验收。推动各市(州)保税仓或保税中心建设。
  3. 加大指定口岸建设。进一步拓展口岸功能,加强指定口岸布局研究,加快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长沙红星大市场进境水果查验场建设,促推长沙、湘潭、郴州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建设与验收。
  4. 探索国检试验区的建设。探索在长沙“湖南红星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建设“国检综合监管试验区”,助推长沙打造交通物流中心,促进湖南进出境食品农产品快验、快放,直通放行。
  5. 支持湘欧快线发展。依托湘欧快线,拓展出口大通道。支持湘欧快线回程货物运输,提升湘欧快线效能与作用。
  6. 加强平台信息化辅助系统建设。加强平台信息化辅助系统功能需求研究与分析,提升辅助系统使用水平。重点优化完善综合保税区辅助系统,解决操作界面、多用户注册、前置维护等问题,优化完善查询、统计等功能。探索与主干系统对接、进口货物预检验及核销、放行信息对接等功能开发。推进单一窗口、地方电子口岸和特殊监管区物流平台建设,解决平台辅助系统信息孤岛和重复录入问题。
  二、狠抓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
  7. 深入推进检验检疫通关提速增效。依托e-CIQ主干系统,研究制定省内一体化通关模式,努力打造全国最优通关模式,全面实现省内直通直放。重点加强与上海、广东、深圳、新疆等局的协调合作,推动实现符合条件的货物在全国范围内直通直放。梳理跨直属局出口直放、进口直通有关问题,实现长江经济带进口直通“破零”、采用无纸化模式报检的通关一体化业务“破万”、出口直放货值“破亿”,同时采取“一品一策”全力保障矿博会货物进出口通关工作。
  8. 积极助力检验检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障全国版无纸化系统顺利上线,加快实现检验检疫业务全流程无纸化,推进无纸化窗口建设,以实体窗口和网上办事相结合,确保无纸化率达到80%以上。全面加快推广网上申报,鼓励企业使用网上申报系统进行报检和原产地申报业务,促使辖区进出口企业充分享受总局改革红利。
  9. 优化检验检疫流程。将出入境货物通关放行时间压缩1/3。强化分支机构流程管理的主体责任,杜绝非正常超流程情况。
  10. 深化关检精准合作。推动口岸“三互”和“单一窗口”等建设,推进关检资源共享共用,探索与海关“一站式作业”及并联执法。
  11. 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检验检疫制度创新。全面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检验检疫制度创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时出台管用、有效、解渴的检验检疫支持措施。积极参与省政府准自由贸易试验区行动,探索岳阳城陵矶、长沙空港、长沙金霞检验检疫政策试验区,推动湖南临空临港经济快速发展。
  三、狠抓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12. 全力推动新型业务快速发展。学习广东局先进经验,引进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建立以合格假定为核心的出口监管模式、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进口监管模式、以便利化为核心的通关放行模式,与商务厅、海关共同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进口商品展示展销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探索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支持嘉德、美乐购、金霞通、盘古等扩大进口实现翻番。
  13. 全力提升原产地签证对产业的促进作用。通过精准帮扶(“百企增量”计划)、精准服务(“保姆式”服务、“零见面”签证))、精准分析(“十品十研”、制定湖南“三目录”)、精准宣传(政策宣讲、公益讲座),实现“增十”(签证份数和金额的双10%增长)、“破零”(帮助100家未签证企业签证)、“除壁”(对症下药,实施帮扶,破解壁垒)、“降退”(退证率下降10%)四个目标。积极推动原产地业务纳入“单一窗口”建设和原产地签证网上申报。优化原产地证书签证流程,探索构建“零见面”签证模式。
  14. 全面启动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及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力争省政府下发文件。创建张家界市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全年完成至少10个产品、2个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促进湖南产品提质升级和扩大出口。
  四、狠抓工作规范与质量
  15. 进一步完善e-CIQ主干系统功能应用。制定主干系统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内部机构代码、角色、角色组配置、权限管理和规则编制,优化审单规则布控指令、备案资质校验、检验检疫流程管理等系统设置。逐步启用暂未使用的系统功能。重点加强对主干系统问题的研究和协调解决。加强各岗位人员操作学习,不断提高报检受理、签证放行工作质量和效率。
  16. 制修订规范管理文件。制修订《湖南检验检疫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管理规定》《湖南检验检疫系统签证质量控制规定》《湖南检验检疫系统检验检疫证单管理规定》《空白证单、封识标志管理作业指导书》等一批规范管理文件,加强对检验检疫流程、空白证单、封识标志等检务工作管理。
  17. 加强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重点梳理体系文件中涉及根据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给与区别化政策待遇的条款,加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在促进通关便利化政策中的应用,规范AA企业的推荐评选程序,探索对外公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查询,认真做好信用信息的登记审核(质检总局绩效考核要求10个工作日完成审核)。
  18. 加强业务调研和督察。开展检务工作专项业务督查,将质检总局业务督查发现问题作为督查重点,继续梳理检查检务工作中的问题高发环节,加强业务知识的更新学习。加强业务培训、解答和指导工作。
  19. 加强检务产地证队伍建设。全面细化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检务产地证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机制,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从事检务产地证工作。建立专家队伍与讲师团。
  20. 加强审单中心建设。探索虚实结合的方式建立湖南局审单中心,全面加强检务和产地签证业务集中审单,强化审单管理与控制,逐步构建检务和产地证签证业务工作新秩序,实现分工精细化、业务规范化、服务多样化、宣传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