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27日,《同一首歌》第一期开播
这个由央视主办的顶级音乐节目的开播阵容
创造了一个至今难以复制的众神集结名场面
不仅有已经登顶天王、天后的刘德华和王菲
《又见炊烟》《忘情水》《爱你一万年》金曲连唱
就连国家队选手吴彤也唱了一首《是否》
连不喜欢营业的刘欢老师
都在这个舞台上唱过《千万次的问》
足见《同一首歌》的份量
除此之外
当红流量小鲜肉毛宁、胡兵
乐坛一姐孙悦
重量级世界冠军运动员压场
包括足球界的傅玉斌、体操界李小双和乒乓界的王涛
就连国宝级词作家乔羽、曲作家谷建芬
在《同一首歌》第一期都出现了
放到现在
这些大牌随便来一个都是要压轴出场、连唱多首
但那个时候不管多大牌
谁来都基本上只给一首歌的时间
因为时间实在是太挤了
一期节目将近两个小时
能唱37首歌
主持人串词绝对不啰嗦
基本上都只是出声音报幕
甚至连镜头都没有切
要是明星来太多了唱不了这么多怎么办?
那就每人只唱歌曲的高潮段落
或者只唱每首歌的第一段
连唱几首做个拼盘串烧
这大概就是串烧节目最早的雏形了
这档歌会播出之后
节目收视率一路攀升
让栏目组感受到了大家对于怀旧歌会的喜爱
也让栏目组意识到
大家是期待有这样一场
能够从头唱到尾的节目的
《同一首歌》节目主打经典怀旧音乐
节目组最初邀请的许多歌手都是
经典歌曲“原唱”歌手
后期虽然《同一首歌》不再强调“怀旧经典了”
但是登上舞台的歌手们却依旧各有各的实力
在2000-2010年华语乐坛的全盛时期
活跃在各大榜单上的歌手们
几乎都登上过同一首歌的舞台
在连续几期的《同一首歌》受到广泛好评之后
《同一首歌》便成为了一个固定节目
在每周五登录央视三套
央视一套偶尔也会一起播出
那个时候的毛宁
就好比现在的当红流量小生
每次唱歌的时候
风衣甩得极漂亮
迷倒万千少女
不仅长相受到少女阿姨们的喜欢
还是个妥妥的实力派
从开播到2009年停播
毛宁是《同一首歌》的常客
《蓝蓝的夜蓝蓝的梦》《涛声依旧》
都是传唱度极高的歌曲
舞台上不仅有流行音乐,更有经典民乐
《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
……
而且《同一首歌》的舞台非常的包容
2000年就已经在推电音风的歌曲
比如《梅兰梅兰我爱你》这类十分潮流的音乐
还有《快乐老家》《怎么happy》
这些编曲都是超前的
在内地算是开创唱跳先河
很多港台歌手
也是通过《同一首歌》才在内地扩大名气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
孟庭苇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陈慧琳的《记事本》《不如跳舞》
刘若英的《后来》
容祖儿的《挥着翅膀的女孩》
以及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
……
都反复出现在《同一首歌》舞台上
那时,在《同一首歌》舞台上
唱着双节棍的周杰伦
还是23岁青涩的模样
如今那个不羁的少年也已为人父
喝着奶茶宠妻炫娃
那时,张学友的《吻别》响起
便是全场的大合唱
千禧年的街头巷尾
无数年轻人都在哼唱着《白桦林》的忧伤
而今天,朴树还是老样子
那时候,很多人也在本子上
记录过蔡依林《爱情36计》
《日不落》《花蝴蝶》的歌词
那个年代就这样远去了
那些我们曾经最爱的偶像
结婚的结婚、隐退的隐退
有些人,就那样悄无声息地
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
或许正应了那句歌词: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这档节目承载的不仅是歌声
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不过,花无百日艳
一档节目再成功,再火爆也有告别观众的一天
2010年8月15日
因央视1套、3套节目重新编排
央视决定停播《同一首歌》
至于《同一首歌》退出央视的原因
大家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与当时要求提倡节俭办晚会有关
从另一方面讲
《同一首歌》的停播也是必然的结果
从节目形式上看
《同一首歌》播出多年没有质的变化
难免让观众有点审美疲劳
另外,在《同一首歌》红火的年代
各地卫视例如当年的实力与央视相去甚远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而后这些卫视的实力已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歌手资源分流
而并非只可在央视集合
也是大势所趋
此外,娱乐圈的环境也全然不同了
自《中国好声音》开始
各种音乐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
《蒙面歌王》《梦想的声音》《我是歌手》等
各种类型的音乐节目遍地开花
这些节目不仅在形式上
完全打破了《同一首歌》相对固定的形式
更加入了互动、对抗、评选等诸多因素
让观众时刻保持新奇和关注
也更加符合现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口味
对于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我们来说
《同一首歌》这样的大型晚会
似乎成为了只有节假日才会举办的庆祝晚会
每周都能看到演唱会对许多人来说
这是一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
我们能够怀念的
也只有节目每到结束前
歌手与无数手捧着鲜花
穿着白衣白裙
戴着红领巾的孩子
一起唱的那首《同一首歌》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
《同一首歌》是一个特别的符号
当前奏响起的时候
就会让人想起那段对着电视抄歌词的时光
《同一首歌》更象征着那些和青春有关的日子
图文内容来源:淘漉音乐、 酷我音乐、视觉志等网络综合整理,内容仅限于分享,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